《哈佛中国哲学课》‘命’是指我们竭尽了所有努力之后,仍然掌控不了的事情 | 重要的不在于你做了什么,而在于你以什么样的精神去做 | 在开始的时候,我们需要努力,是为了达到无需刻意努力的状态

  • 发布时间 2024-06-24

    #有声书 #读书 #读书笔记 #个人成长 #成功秘诀 #习惯 #工作效率 #自我价值 #创意思维 #思维方式 #思维格局 #生命 #生命的意义 #人生 #人生意义 #知识 #思维 #哲学家 #哲学 #教育 #哈佛中国哲学课 #中国哲学课 #哲学课 "我们需要打破对于中国哲学的刻板印象。" "礼仪,是构造一个‘假想’的情境,将人们带到一种全新的关系中,每个参与者扮演与日常生活不同的角色。" "‘命’是指我们竭尽了所有努力之后,仍然掌控不了的事情。" "只有意识到生活的不可预测性,我们才能真正豁然开朗,以一种更广阔的方式来面对生活。" "重要的不在于你做了什么,而在于你以什么样的精神去做。" "在开始的时候,我们需要努力,是为了达到无需刻意努力的状态。" "‘道’并不是一个我们必须尽力遵循的和谐‘理想’,而是一条我们通过自身的选择、行动和关系而不断去开拓的道路。" "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自我们不断实践的礼仪,真正的影响力来自克制而非强权。" "幸福则需要我们精心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的瞬间。" "留意最微小的细节就是过上有道德的生活的开端,只有借助平凡的现实才能够获得真正的伟大。" 《哈佛中国哲学课》是基于普鸣教授在哈佛大学开设的中国哲学课程内容精选而成,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孔子、孟子、老子、管子、庄子、荀子等中国古代先哲的思想,并教导读者如何运用这些智慧来改变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。 书中不仅探讨了中国哲学的深刻内涵,还展示了如何将这些古代智慧应用于现代生活中,以改善人际关系、优化决策思维、提升自我的可塑性。普鸣教授的课程在哈佛大学非常受欢迎,成为全校选修课中排名前三位的课程之一。 《哈佛中国哲学课》的内容包括对礼仪之道、仁义之道、自然之道以及性恶之道等概念的讨论,这些哲学观念虽然源自两千年前,但在今天依然具有指导意义,能够帮助我们用感情和智慧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和挑战。 迈克尔·普鸣是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中国历史方向的教授,同时也是宗教研究委员会的主席。他因其在本科生教育中的出色表现获得了哈佛大学教授职位。克里斯蒂娜·格罗斯-洛是一位作家和自由撰稿人,拥有哈佛大学东亚历史专业的博士学位,她的作品广泛见于众多出版物。

Up Next